海龟之季

译者:Tiffany Liu

每当那些海龟宝宝孵化之时,他们所面临的都是既凶险又充满未知的旅途。那些在掠夺海龟宝宝性命的企图扰乱钓线的海鸥也是他们的威胁。

海龟们悄无声息的来自海洋,当她们浮出海面时,她们的壳峰先浮出海面沐浴月光,紧接着是她们的头还有身子。抛开她几千公里的旅程,她把自己拉上岸,在岸上找到一个平静的沙丘,挖一个沙坑,把她几百个海龟蛋下在里面。然后,闪着受过磨练的双眼,她转了一个弯,沿着沙滩顺风而行,而后进入了梦乡。

在弗罗里达的亚特兰大海湾中心的Archie Carr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同样的场景每天会上演许多遍。今年,六七月份的时候,约2万5千只海龟在Refuge的海滩上筑巢。夏天过后,这些巢穴将会变得非常拥挤,因为这些巢穴离得太近了,以至于他们留给彼此的空间太少。

这个保护海龟的机构成立于1982年。许多年过后,在这些有着细长形状,长度约有两个国家长的岛屿上被迫建立了宾馆和公寓大楼。在一些地方,Refuge不再覆盖那些介于沙丘和海洋之间的带状岛屿。少数的高层建筑陡然耸立,但大部分地区的建筑仍是一家一户的海滨房。稀疏的人口减少了晚间的灯光,这对海龟们是非常有利的。海龟在天黑以后产下蛋并且试图躲避那些被灯光照射的海滩。大约两个月过后,这些蛋孵化出来,这些新出生的海龟宝宝会被那些灯光吸走注意力,但他们所奔向的地方不是大海,而是街道。当地管理人规定岛上的住户不要在晚间开灯,尤其禁止白色灯光出现在夜晚的沙滩上。“海龟可以在海滩上与人类共存,但它们需要的是黑暗并且安静。” Refuge的执行助理Anibal Vazquez说道:“这是我们目前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了。”

在Refuge成立的这三十多年中,工作人员们完成了许多了不起的工作,包括保护海龟,甚至帮助那些濒危灭绝的海龟增产。这些海龟中最常见的是蠵龟,约有3英尺长300磅重。在八月中旬,约有1万3千多只蠵龟在这里筑巢。这个种类的海龟被美国认为是濒危灭绝的品种,但在Archie Carr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蠵龟的数量一直很稳定。最好的一年是2012年,约有1万8千只蠵龟驻扎在这里繁衍。

但最成功的故事是关于绿海龟。1982年Refuge成立之时,只有下100个绿海龟的巢穴在弗罗里达被发现。(科学家认为巢穴数量之所以这么少,可能是因为绿海龟被其他物种所捕食,因为他们的肉很美味。)但是,自从Refuge还有当地政府严格禁止晚间在沙滩的灯光使用后,绿海龟的数量有明显的回升——虽然上升过程慢但数量却惊人。在2013年,1万2千只动物在这里筑巢,这个数量比去年同期的数量要翻了一番。今年,11,347只绿海龟在Refuge在这里产下了他们的蛋。这些绿海龟还要在这里驻扎两周,也许会打破之前的纪录。“这里(Refuge)原本是蠵龟的大本营,但现在已经被绿海龟占领了”Vazquez说道。

Archie Carr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同时也欢迎其他的海龟,比如58只在今年来到Refuge的棱皮龟。棱皮龟以他们柔弱的壳还有比现今所有海龟都要庞大的身躯而著名。雌棱皮龟和雄棱皮龟最长都能长到6英尺长1500磅重,这个重量相当于一台小汽车。最近我和我的朋友有幸亲眼看到一只在Refuge的棱皮龟。我们在她刚刚筑好的大巢穴中找到了这只巨大的正在产卵的棱皮龟。

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晚上,我们前往坐落于Refuge中心的类似于教室或者海龟博物馆的Barrier Island Education Center。我们像小组讨论一样围坐在一起,讨论海龟的迁徙路线,产卵分布还有海龟种群的健康状态。就当我们的讲师传授知识时,巡逻的工作人员会帮助在岸上的海龟保持他们原本的路线。大约90分钟,巡逻的人员们就发现了一只要上岸的海龟。这些怀孕的乌龟总是喜怒无常,尤其是对人类。这些怀孕的海龟会按“错误”的路线爬行,他们上岸然后再回到海里,只为了恐吓人类。在白天的时候,你可以跟随这些怀孕的海龟观察他们的“错误”爬行。为了保证这些海龟的“错误”路线不会被人打搅,工作人员会跟在怀孕海龟的身后帮她们堆沙丘,挖巢穴还有完成接下来的事情。这时,这些怀孕海龟的激素会是她们昏迷并且麻痹她们产下海龟宝宝。

我们聚集在蠵龟旁。这只名叫Madeleine的海龟正栖息在她的巢中并且把蛋孵在她的蛋室中。她的蛋一个接一个地产下,就像接连不断的乒乓球一样。Madeleine 对于我们的出现显得很紧张(当然,我对于侵犯她的隐私也感到有些怪异)。在最后一个蛋也落地之后,Madeleine 花了几分钟用沙子把所有的蛋都埋好。这简单的的一步也是要格外小心:这些巢穴会被浣熊和其他的捕食者所破坏。做完这些以后,Madeleine 慢吞吞的回到了海中。

如果一切顺利,Madeleine 的蛋会在下个月孵化出来,也许在黄昏之前。孵化出来的海龟宝宝会顶破覆盖着他们的沙子找水喝。每当这些海龟宝宝孵化之时,他们所面临的都是既凶险又充满未知的旅途。那些在掠夺海龟宝宝性命的企图扰乱钓线的海鸥也是他们的威胁。每出生的1千只海龟宝宝中,平均下来只有一只会活到成年。尽管如此,蠵龟仍然坚持不懈的持续着她伟大的产卵工作。也许,在Refuge的帮助下,她的宝宝们能活得更长一些。

By Dexter Filkins

http://www.newyorker.com/tech/elements/sea-turtle-season

最重要的不是关于可乐的研究说了什么

译者:Terry Xia

来自含糖软饮料的代名词:可口可乐公司的饮食建议可能并不是那么好。谁会希望买一罐可乐,然后被饮料公司建议“喝完然后骑半个小时自行车去消耗掉其中的卡路里”?

但是,这个饮料巨头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它花费了几乎一百五十万美元,用于发起一项网络活动。这项活动有很多有名的科学家参与。他们的工作是向公众灌输这样一种概念——相比于摄入更少的卡路里,多运动是控制体重更好的方法。

全球能量平衡网Global Energy Balance Network已经发布了一段视频,宣传这样一种想法——尽管很多知名的大众传媒和科学刊物都把肥胖的责任推在快餐、含糖饮料等等上,但事实上,并没有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这些就是导致肥胖的原因。

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他们一定是在开玩笑。

这在逻辑上与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很不相符。一个人需要以一定的速度慢跑两个小时才能消耗掉巨无霸、薯条和可乐的经典套餐中包含的能量。然而大多数人在吃完麦当劳后并不会这么做。

研究表明,运动的确对健康很有益,但减轻体重的关键是对每天摄入的食物和饮料的能量进行控制。(的确,真人秀《超级减肥王》中人们确实疯狂地运动,但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这样减肥了好几个月了。而且,怎么会有人看不吃饭而减肥的电视节目呢?)

对于爱好快餐的美国人和可口可乐公司来说,只要你运动,你就可以随便吃,还能保持身材的想法的确很有吸引力。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对碳酸饮料的摄入已经在过去的十年中下降了14%。

美国正在面临肥胖的危机,然而最显而易见的、消耗最少的方法也会使正在面对额外的税收或被要求更明显地在包装上标注含糖量等的食品和饮料行业大受打击。

饮料行业不是第一个靠知名科学家质疑那些对销售不利的研究的,尽管他们否认这是它们的目的。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够比烟草行业做得时间更长、更有影响力。烟草行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开始向那些质疑“吸烟导致肺癌”的研究提供资金。

实际上这些公司并不是在雇佣科学家们去进行误导性的研究,而是去投资那些能使消费者从对公司不利的科研数据转移注意力的研究。

吸烟远比喝软饮料有害,但全球能量平衡网的网站、推特和视频已经把烟草行业的这种把戏带入了数字时代。全球能量平衡网在过去已经向提供研究的大学支付了大约三百万美元。

搞清楚科学研究资金的来源能够帮助人们判断这些研究结果是否是无偏见的,但全球能量平衡网一直没有公布可口可乐公司的资金支持,直到渥太华一所大学的肥胖专家Yoni Freedhoff指出了这一点。南卡罗莱纳大学的斯蒂文·布莱尔教授,同时也是这个网络机构的副总裁,向纽约时报透露了一些内情,而后者写了关于可口可乐公司提供资金这一秘密的文章。

在近期大量的负面新闻下,全球能量平衡网也许会像三十年前一样,改变这个饮料界标志产品的形象。任何行业都应该用科技来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不是让它们看上去比实际上更安全。

By the Editorial Board, USA TODAY

http://www.usatoday.com/story/opinion/2015/08/16/coke-science-obesity-exercise-calories-coca-cola-editorials-debates/31814723/

 

嫉妒会对你有益吗

译者:Rachel

当我们遇到比我们更成功的人时,应该怎么办? 通常,我们可以想象出两种途径:欣赏,或嫉妒。前者被视为是高尚的,我们欣赏那些对他人抱有欣赏之情的人,从他们的仰慕中可以发现他们自身谦逊的品格;而相比之下,嫉妒则被认为是天生的坏果——是一种因他人拥有更加优越的条件而引起的屈辱感和恶意(根据《牛津英语词典》)。“如果可以的话,”伯特兰·罗素写道,嫉妒别人的人,会“剥夺别人的优势,这对他来说是可取的,因为这样他们自身就会与他们嫉妒的人站在同一高度了。如果这种激愤的情感被毫无约束地允许的话,对于所有卓越的人才、甚至是那些最有用的特殊技能来说,都是毁灭性的。”

这是真的吗?或者,是否有这样的可能,这些令人沮丧和痛苦的情感,即使自身是出于恶意,但最终也能带给我们一个正面的、甚至是相比之下更好的结果?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嫉妒都是在同样的条件下产生的。一些嫉妒或许留下了噩梦般的阴影,而另一些却有可能激励我们,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肯塔基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史密斯从1980年便开始研究嫉妒,他认为这种情感的产生通常来自于两个因素的结合。第一个是相关性:一个令自己羡慕的优势对我们个人来说必须是有意义的。一个芭蕾舞演员的优美舞姿不太可能使一个律师嫉妒,除非她自己也曾有过成为专业舞者的愿望;第二个是相似性:一个使我们嫉妒的人必然会与我们有相似之处。尽管同为作家,我也不会去嫉妒海明威。亚里士多德在描述嫉妒时引用了“波特对波特”的说法:“当我们欣赏某人时,我们倾向于和他保持距离;而当我们嫉妒别人时,我们则会想象自己替代他的位置。” (史密斯的研究灵感来自于1984年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和朱迪思·罗丹的一篇论文《社会比较下的嫉妒》)。

欣赏和嫉妒看似是对立的: 欣赏别人可以激励我们,而嫉妒则会拖我们的后腿。但荷兰蒂尔堡大学的心理学家尼尔斯·范德温却认为这种二元性可能无法完全捕捉到这种情感真正的复杂内在。当他检查了这一概念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的含义时,他发现这个词本身并不像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明确。在英语中,嫉妒是envy;但在其他语言中,嫉妒却有双重形式。在波兰语种有zazdrość和zawiść来表达嫉妒,在泰语是it-chia和rit-yaa,在荷兰,是benijden,来源于beniden(按捺不住),和afgunst,源于niet gunnen(怨恨),范德温将其分别翻译为“良性的”和“恶意的”嫉妒。

2009年,范德温试图找出“嫉妒”一词在有两种表达方式、甚至是如英语这样只有一种表达方式的语言中,是否存在着概念上的细微差别。首先,他与荷兰的学生合作(他们的语言中有两种表达嫉妒的方式),收集他们对“良性嫉妒”、“恶意嫉妒”、“欣赏”和“愤恨”的基本描述;然后他又找到美国和西班牙的学生(这两种语言中都只有一种表示嫉妒的方式),让他们阐述一件让自己感到嫉妒的事。他发现,在美国学生中,这两种类型的嫉妒都自发地被描述,并且概率大致相等(在西班牙学生的描述中良性嫉妒大约是恶性嫉妒的三分之一)。“恶意嫉妒更令人感到沮丧,它会使你产生伤害对方的念头,并且你会盼着他做事失败。”范德温说,“而良性嫉妒,另一方更多的是被喜欢,这种情况更加鼓舞人心,会促使你为自己努力获得更多。”

良性嫉妒听起来很像欣赏。不同的是,欣赏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愉悦的,嫉妒却是痛苦的。通过举例,范德温引用哲学家Søren Kierkegaard的话:“欣赏是快乐的忍让,嫉妒是不悦的自大。”欣赏可以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感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让我们欣赏的人与我们自己通常是不相同的,而让我们良性地嫉妒的人却与我们自身非常像。这一认识的影响很大,并且让我们感到苦恼。而善意嫉妒和恶意嫉妒之间的差异十分鲜明:这两种嫉妒会刺激我们通过非常不同的方式采取行动。后续的两个星期里,范德温每天晚上都问他的实验对象他们在当天是否产生了嫉妒的心理;如果会,他会调查这种情感范围的界限,并让他们描述他们的嫉妒如何支配了他们的行为。他发现当他们的情感更接近恶意嫉妒时,就会产生更多的抱怨(他们什么也没做,就是讨厌)。相比之下,如果他们感受到的是良性嫉妒,往往会使他们工作起来更加努力。良性嫉妒也许是不愉快的,但它却是可以驱动变革的动力。

这种区别与其他心理学家获得的一些结果相吻合。在2011年,一项近五百名成年人参与的研究中,心理学家莎拉希尔、丹尼尔·德波尔和菲利普·沃恩发现,感到嫉妒的人集中注意的能力增加,并且通过细节来记忆他们嫉妒的目标;例如,他们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关于虚构的同龄人的采访,并在对于这些信息的突击测验中表现得更好。更广泛地说,“欣赏”的情感没有这样的效果。尽管这项研究并没有明确区分良性和恶性嫉妒,却衡量了它与敌意和憎恨等情感之间的关联。这些测量表明,参与者所感到的嫉妒倾向于良性嫉妒的明显更多。

2011年,范德温和两位同事找到了一种更直接的方法来区别良性嫉妒和欣赏。在一项研究中,三十四个大学生将要在两篇虚构的文章中随机选择一篇来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阅读的内容都是虚构的科学家传记:其中一半人得到文章意在表明自我完善是可达成的(只要你努力付出,即使有困难也可以成功),另一半人拿到的则表明成功是归结为运气的(你命里有就能干成,没有就不可能成功)。然后,范德温要求学生了读一篇假的报纸文章,文章中一位叫Hans de Groot的同学在一个重要的比赛中获奖。

如果学生们拿到的是第一个阅读理解练习,那么他们就会对Hans产生良性嫉妒(“如果我试着做的话,我也可以做到啊”);而如果他们拿了第二篇的话,他们更倾向于感到钦佩(类似于“我根本无法做到尝试,就从远处欣赏他吧”)。而在那些感到良性嫉妒的同学承诺要比先前更努力地学习时,那些感到钦佩的人却没有产生这样的改变。范德温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那些感到良性嫉妒、而不是恶意嫉妒或欣赏的学生,在创造力测试中的表现更好,在一项任务中,他们能够达到平均分11.4,对比于仰慕者的9.8分和恶意嫉妒者的8.5分。

没有人会否认嫉妒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甚至于它时常会导致我们做出后悔的决定。嫉妒往往是具有腐蚀性和破坏性的。然而,合理的嫉妒却可以提供重要的个人和社会功能,激励竞争和改善。最近,加州大学圣芭芭拉的一篇论文标题很好地达到了它的效果:《灵感来自希望,动力出于嫉妒》。

By Maria Konnikova,The New Yorker

http://www.newyorker.com/science/maria-konnikova/can-envy-be-good-for-you

 

作为一个亚裔和一个安静的人

译者:Lucy Wei

我一直是个很安静的人。从少时起,我就是那个在玩耍时间读书、放学后逛图书馆的孩子,一直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长大以后,我为我的安静而自信。

这是我的品性,它塑造了我。它和我的文化背景无关。我的马来西亚华人父母都是喜欢社交同时又很固执的人,他们在社交场合混的很开,从小就鼓励我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你应该敞开心扉,” 他们说,“去吧,交更多朋友。” 但成群的人总会让我感觉到精疲力尽。我更愿意坐在后排静静望着他们,然后把我的无声观察记录下来。

我一直对我的内向很满意,直到入读皇后大学的第一年。当我出席一个派对的时候,一个人喊道:“嗨,一个安静的亚洲孩子居然来到了这个party!”

“啥!安静的亚洲孩子?” 事后我对我的白人朋友诧异地说。Abby是一个和我一样文静的人,甚至比我更加内向。事实上,我们会成为朋友是因为我主动介绍了我自己—在哲学课上注意到她也是安静的人之后。“我们是同类”,我这么想,然后发现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为什么只有我得到了那样的评价?

“啊,亚洲人看起来就很安静,”她说,“很多时候,我都希望自己是亚洲人,那样我就有理由做一个内向的人了。”

我越意识到人们把内向和亚洲人联系在一起,就越在意自己的行为。我尝试变的爱交际,以打破这种成见,但我并没有成功变成外向的人。当我像其他人一样在班级面前演讲、参加俱乐部和小团体的时候,我紧张得直流汗, 并尝试没话找话。

一段时间之后,我无法忍受这样了,于是开始了一段“自我发现之路”。事实上我逃到了亚洲:首先是去新加坡展开长达一年的海外修学,再是去中国攻读硕士学位。

在这两个国家,我了解到了:一些亚洲人很安静,但一些人很吵闹。其他地方的亚洲人也是这样。

没错,是有很多典型的内向亚洲人。在新加坡,每次同行的北美交换生抱怨“沉默的当地人”时,我都点点头。我很开心在听讲座时能和班里的新加坡学生(有点安静的学生)融为一体。在中国,来自西方的国际学生也有和那位北美交换生相同的抱怨,针对那些几乎不在课堂上发言的“沉默的中国学生”。我同样’隐藏’在他们(有点安静的学生)中间。

上面一段文字的核心词是—有点安静。众所周知,亚洲国家应用的教育系统大多推崇那些通过死记硬背取得标准化考试高分的学生。和西方教育相比,课堂讨论和辩论的时间被压缩到很少。

但在那些安静的新加坡人和中国人中,和我一起的学习的是在课堂上提问甚至挑战教授的活跃分子们。他们是视线的焦点。被社交活动所激励的他们是毫无顾忌的、自信的。他们将选择成为律师、记者、公关主管、电视明星、政客等一切吸引眼球的职业。

在课堂之外却不尽然。在听过许多中国人抱怨、解决矛盾、聊闲天之后,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中国人从本质上是腼腆的、内向的。

但我依然不认为我的内向来自于我的亚洲身份。我被两个外向的亚洲父母在西方抚养大。我是个专注读书的人,并追求能让我抒发个人观点的写作生涯。也许我只是一个典型的叛

少年,成为父母的对立面是我无意间形成的反抗手段。

“你很安静并不是因为你是亚洲人,”我开朗的丈夫说道,“你很安静是因为你是独特的,是因为你是你自己。”

我认为这个解释比种族原因和文化原因更让我信服。

By Christine Tan

http://m.huffpost.com/us/entry/7878890?ir=Education

开放式婚姻的本质是什么?

译者:Annabella Jiang

我清晰地记得我们的婚礼就仿佛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我的父亲和我开始在我在前院的走廊里走着,我看到Chris向我展开了一个笑容,那是我见过的最明亮的笑容。在那一刻我的的视线里只剩下了他。而那几乎已经是20年前的事情了。

我们的婚姻比我想象得更充实。然而在二十年后,谁不会被和别人发生性关系的这件事激起兴趣呢?

Open Minded是一个新的交友网站,它不是设计给那些骗感情的人,而是给那些认同开放式关系的人。根据其创始人所述,女性和男性在婚姻之外寻求浪漫的伴侣,并希望能对其进行公开。

几年前,我的丈夫和我想有了这样一个开放式婚姻的想法。

Chris和我在1994第一次见面,便立即订婚,并且于1996年结婚。像所有的关系一样,我们的婚姻刚开始也是刺激而有趣的。

没有什么比刚结婚的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关系更令人兴奋。你的神经递质在燃烧,仅仅想到他就会引起你的身体内多巴胺的激增,甚至只是一起去杂货店就已经是可以想象的最为浪漫的日期。这是地球上最强的药物。

但真正的问题不是你“想不想”和处在这段婚姻之外的人发生性关系,而是你“能不能处理”这件事情吗。

两年前的夏天,那正是Chris和我探讨的。它开始像其他任何一个星期日,我们在一边阅读文件一边喝咖啡,而我们的三个孩子睡在旁边。那天上午,《纽约时报》杂志上的封面是《不忠的美德》, 它提到出轨可以使你的婚姻更强大。我津津有味的看完后,把它交给Chris。看完文章后,他抬头看了看我,说:“你是怎么想的?”

将近三个小时,我们坐在椅子上,讨论和考虑了开放式婚姻的可能性,意义和策略。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有过很多关于性的对话,但没有一个是像这个一样认真的。这不像是我们讨论过像是一夫一妻制是不自然的,或出轨是因为想分散在生活中的注意力等话题。这感觉更像是站在悬崖边上,勇敢地跳下去。我认为我是一个社会自由主义者,直到我想到和别人分享我丈夫。

你可能会像我一样认为,一个开放式婚姻只是简单地意味着你也会和其他人发生性关系。但当我们深入到现实中,渴望与恐惧也就随之而来了,我们开始意识到这并不是那么简单。

当你走到你的婚姻之外并且上了另一个人的床,你可以说它“只是性”。但实际上开放式婚姻中你却是邀请了那个人走进你的整个生命,而且他/她的确有可能这样做。当你与你的配偶一起在厨房里时,你的手机会突然出现一条短信:你星期六有空吗?当你正带着你的孩子开车,一首正在播放的歌曲让你突然想念起你的情人。就这样你的情人慢慢地渗透进了你的生活。

我发现自己很有趣。我并不真正为Chris会和别人上床这件事困扰。我甚至可以承认,当我想象他和一个维多利亚的秘密的模特一起时,这会使我更加兴奋。

但我也认识到,当你可以区分你脑海中物质性的性欲,你不可能保持真正的亲密关系并且脱离现实生活。当想到一个局外人将会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世界,以及这件事所可能会带来的一切…那让我害怕了,他也很害怕。

与陌生人的性高潮不再能使人感到兴奋和满足感,而是会感觉危险。

是的,我们考虑了过开放式婚姻,而现在我们决定继续保持以前的关系。

如果你想知道开放式婚姻是否真的有效(谁又没有想过呢),我想你绝对不敢和你的配偶有这样一次谈话。如果你是诚实的,思想开明的,你会惊讶于你都从自己、你的生活和你的婚姻中学到了什么。

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不管你是决定和婚姻以外的人睡觉,还是计划和你的伴侣一起度过,开放式婚姻真正的定义,与性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By Mel Robbins, CNN Commentator

http://edition.cnn.com/2015/06/09/opinions/robbins-open-marriage/index.html

 

“退出考试”在教给孩子不好的一课

译者:Rachel

只要是有测试的地方,学生们都会想方设法逃避它;不过通常父母都会看穿孩子们的借口,并说服他们在考试那天听话地坐在教室里。

这种场景已经不复存在。

作为新学年开始,全国各地范围内,从西雅图到长岛,家长们都在抗议他们眼中过度的标准化考试。他们拒绝让孩子参加全州范围内的授权测试——一个因愤怒而放弃良好判断力的行动。

诚然,联邦政府所要求的测试“让一个孩子都不掉队”法并不理想。在许多地方,对于应试的关注影响了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不管喜不喜欢,测试确实是衡量学生在校表现和进展的最客观方式,它不应该因为一些家长对体制的抗议而被取消。

从2001年开始,某些地方的联合抵制从涓涓细流演变成了汹涌急流。纽约的110万三至八年级学生中,有20万人拒绝参加今年的英语和数学测试。在一些长岛地区,拒签率则高达60%。华盛顿州11年级的学生有一半人都选择不参加4月末的测试,而测试的通过率也令人沮丧,因为那些不参加者的成绩都为零分。更多的拒绝声还出现在科罗拉多、新泽西、宾夕法尼亚州、犹他州和其他州。

不参加考试是否被允许,取决于你生活在哪里。一些州已经通过了退出条款。很多地方却没有。例如在纽约,学区被要求参加测试,没有退出条款,但是学生不参加测试可以算作“没有进行测试”,家长正是可以利用这个程序。

在很多地方,老师也是这个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是,教师评估是部分基于学生成绩的,这造成了强烈的不满。而老师们真的想要回到那个评估系统都是虚假的、即使最差的老师也基本不会被开除的时代吗?

虽然父母选择让自己的孩子退出考试可能是出于最好的意图,但是抵制活动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负责任的行为。父母事实上是在教他们的孩子反抗那些为创建良好社区而设计的规则。父母声称他们的孩子在变得焦虑、因“高风险”的测试而产生精神创伤或表现不佳,以此来为自己辩护。

当他们的孩子太害怕而不敢去看牙医、或者要参加一个不一样的测试、或是要写一篇班级报告时,这些家长要怎么办?你必须要考虑当这些孩子长大面对大学和工作中的竞争时会是怎样的。培养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这些令你苦恼的测试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那些不喜欢公共教育体系的家长也是有选择的:他们可以在家教授他们的孩子、或是送他们去私立学校,如果他们选择了公共学校,也可以通过改进测试或者改变法律来带来体制内的调整。而公然蔑视规则,会给所有人、包括他们的孩子在内,上一节不好的课。

By The Editorial Board, USA TODAY

http://www.usatoday.com/story/opinion/2015/08/19/standardized-test-opt-outs-common-core-editorials-debates/31932115/

对于食物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译者:Tiffany Liu,Rachel Luo

培根真的像香烟一样危害大吗?喝咖啡会引起心脏病吗?小麦食品爱好者食用过多小麦会导致“脑雾”吗?

食物曾是维持生计的必需品也是满足人们愉悦心情的东西。但如今,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仿佛变成了雷区,处处充满危险。你食用的培根掺有烹调用的石棉吗?你吃的吐司里的小麦会让你变成“谷物大脑”吗?有的时候甚至你饮用的汽水里的气泡都被视为危险成分。

更糟的是,对于饮食的误区越来越严重。就像电视厨艺主播Nigella Lawson说的一样:“就好像人们今年觉得这个东西好吃有营养,也许明年就是危险品了。”

但这种状况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基于证据的饮食建议会随着关于某种食物对于人的影响的科学实验的完成而不断更新。但如果媒体夸大事实,扭曲实验内容,公众最终会产生不必要的担心,以至于无论吃什么东西都担心不健康。

  • 培根

误区:食用培根如同香烟一样会危及人们健康

事实: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培根(以及其他一些加工类肉制品)会致结肠癌这一说法并没有像那些报纸的头条说得一样骇人听闻。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指出,培根等加工肉制品致癌几率是很小的。如果一个人每天食用各类肉制品,其一生中患癌几率仅有5.6%。如果一个人每天只吃培根和熏肉,那么他的患癌几率只会上升1%,变成6.6%。换言之,如果有100个培根爱好者停止食用培根,这之中只有1个人百分百不会患癌。将这个数据和香烟比较一下,若100个烟民戒烟,那么这之中10~15个人不会患肺癌。由此可见,培根和香烟在危害上根本没有可比性。

说到这里,你可能想知道如果一天吃20片熏肉会怎么样?英国政府建议一天70g的熏肉是一个健康标准,这相当于3片熏肉或2个香肠。

  • 咖啡

误区:咖啡因上瘾会引起心脏病

事实:很少的证据表明一天一杯Joe(咖啡品牌)会让人早早迈进坟墓,其实事实正好相反。2012年的时候,新西兰医药学杂志调查了40万美国人在13年里的健康状况。科学家发现,那些一天喝3至6杯咖啡的美国人比不喝咖啡的人有10%的几率更不容易死亡,也不容易的心脏疾病、中风、糖尿病还有传染病。另一项2014年的研究表明,每天喝4杯咖啡会降低16%的患病风险。

但注意这只是观察性的研究。尽管科学家们仍试图考虑其他因素,没有一项有力的实验证明咖啡可以保护心脏。也许那些健康人士只是喜欢喝咖啡,但是如果对咖啡“上瘾”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 小麦

误区:所谓的“谷物大脑”——导致老年痴呆症。

事实:首先,只有将近百分之一的人群存在对谷蛋白的过敏症(麸质过敏症),即会对肠道产生破坏作用并会导致营养失调。有些人不会患胃病,但他们有可能对小麦比较敏感。虽然他们食用少量时不会有临床症状,但吃多了面包就会不适。

对于这一情况的解释是有争议的:与其说它是仅仅因为小麦中的谷蛋白引起的,很有可能是由于一系列其他食物中的糖和蛋白质造成的,包括水果和洋葱。如果事实如此,简单的减少小麦摄入量不会解除病症。然而有许多人在没有接受临床检验就去买无谷蛋白的食物,因为他们把小麦本身看作有毒的。哥伦比亚大学的Peter Green 最近发表了他的意见:“那些推动反谷物或是反谷蛋白议程的人时常引用我们在麸质过敏症的研究报告,但是他们远远延伸了那些结论,超过了证据本身所表达的意思。。”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谷类食品导致全身性的炎症,会引起“脑雾”并且增加得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虽然当食物大量含有糖类的时候,随着时间,是有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破坏,但是小麦还是比其他的能量来源更安全。

  • 黄油、奶酪、全脂牛奶

误区:奶制品会堵塞你的动脉并且导致心脏病。

事实:数十年来,人们普遍认为奶酪、黄油、全脂牛奶中的饱和脂肪酸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并且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因此,许多健康组织都提倡人们食用人造黄油和植物油,用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代表性地发现在地中海式饮食。

但是就在最近几年,我们发现了一小拨人产生了质疑,紧接着就有接连不断的使人迷惑的发现反对着已被人们接受的定论。考虑到所有的证据,在内科医学年鉴中作出了结论,“较高的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会影响冠心病”。之前仅有过观测研究,科学团队决定通过一个仔细计划好的测试重新实验,他们让参与者每天食用油脂含量27%的高达奶酪八周。结果发现他们比食用零油脂替换物的参与者胆固醇更低。

最奇怪的发现是,尽管全脂牛奶和黄油中富含卡路里,但是人们食用它们并没有比喝脱脂牛奶的人更容易肥胖,12个独立实验证实他们其实更瘦!有可能是因为油脂本身能帮助调节新陈代谢,这意味着你消耗能量更高效;或者是因为全脂奶制品不会让你感到饥饿,使你远离不健康的零食。

By BBC NEWS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51029-are-any-foods-safe-to-eat-anymore-heres-the-truth

苹果无人驾驶汽车将很快实现

译者:Annie Li

根据英国卫报报道,苹果公司名叫“Project Titan”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不再是个谣言,它将变为事实。

库比蒂诺是一家科技基础硬件的巨头,它的工程师们在五月份和GoMentum Station的官方人员见了面。GoMentum Station以前是圣地亚哥东部的海军基地,后来经改造变成了非常安全的自动交通工具的测试地。

苹果公司的Frank Fearon曾经参与旧金山湾区的自平衡电动汽车的设计,在他与GoMentum的官方人员交涉过之后,英国卫报报道说:“苹果公司表示想了解测试场地的的供应和时间安排。”

但是苹果公司和GoMentum Station都没有对这篇报道进行回应。

有人猜测说苹果公司在去年就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第一代外观进行了设计,这一举动是在制造手机和电脑之上的重大跨越。苹果的副总裁Jeff Williams对很多科技产业称这一汽车将成为“交通工具的终结者”进行了回应。

谷歌公司在其总部所在地——芒廷维尤对很多种自动化汽车的雏形进行了测试,并且作出了最大承诺:他们将制造出无人驾驶交通工具。最近,Uber也加快了脚步,从专注于自动化的卡内基梅隆大学雇了很多工程师,还有一些自动化制作者也加入了他们,这些人将最终使得自动化交通工具实体化。

最近几个月,苹果公司雇佣了很多具有自动化安全和动力系统背景的员工,大部分人都是来自Elon Mask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

最近,苹果公司的Fearon又问到关于测试场地在实际情况中将怎样运行。谷歌在加里福尼纳也架起了相似的设备。在7月份密西根大学创建了一个100万美元,32英亩的人工场地,非常热烈欢迎自动化汽车在此地进行测试。

哪些人想坐进苹果的无人驾驶汽车中?

坐在苹果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中将是怎样的体验?又多少汽车能给我们使用?这些汽车会长什么样子?

为了了解这些问题,我们问了一些消费者关于苹果自动化汽车的想法。

来自长滩的Corey Protzman说:“一开始肯定特别可怕,因为你无法控制。我害怕这汽车会做我不想做的事,我还没办法让它停下来。”

来自雷东多比奇的Katie Gin对于这一发明非常激动,她说:“肯定特别舒服,我没准会做做伸展运动再练练瑜伽什么的。”

来自长滩的Brad Kachigan对于要用到Siri这一点,他说:“我可不是Siri的粉丝,每次我对它说些什么,它只会给我一些油嘴滑舌的回应。”他认为年轻人还是要自己学学开车比较好。

这些在炎炎夏日下回答的粉丝们希望能在汽车的仪表盘上看到很多应用程序,尤其是导航系统和音乐。

但是在周六早晨,刚刚游完泳的Brad Anderson觉得苹果公司就是在浪费时间。

“他们直接复制特斯拉的成果就好了”他说:“这是最佳选择”。

By Marco della Cava, USA TODAY

http://www.usatoday.com/story/tech/2015/08/14/apple-self-driving-car–reality-according–guardian-documents/31731359/

By Jefferson Graham, USA TODAY

http://www.usatoday.com/story/tech/2015/08/15/who-wants-sit-apple–car/31783159

 

 

 

香港球迷并没有被禁止观看香港与中国的足球世界杯预选赛

译者:Hugo

香港报道——香港足球协会称香港球迷并没有被故意阻止观看下个月香港与中国的世界杯预选赛。

香港媒体星期二报道称在九月三号香港对阵中国的世界杯预选赛中,深圳体育场40000张门票中只有2000张卖给了香港球迷,而这个数字低于通常情况下8%的国际比赛门票送给客队球迷的数量。

香港球迷在6月份的预选赛时在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发出了嘘声,以此来抗议他们获得的不公平的待遇。

但是, 香港足协副主席Pui Kwan-kay告诉南方早报2000张球票分给香港球迷是很合理的,因为当天由于安保原因整座球场的实际上座人数只有32000人(符合8%的标准)

By AP

http://www.usatoday.com/story/sports/soccer/2015/08/04/hong-kong-fans-not-being-shut-out-of-china-wcup-qualifier/31140667/

近期研究表明大量前期心理学发现并不靠谱

译者:Lavender Luo

近几年社会科学的可信度一直被人们怀疑。一个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家因伪造数据被抓,致使五十多页的报告被撤回;一个顶尖杂志因发表了一篇有关支持超感应力的学术文章遭受广泛批评。《科学》杂志在一篇政治学论文有关政治拉票对于人们同性恋看法的文章涉嫌数据造假。

现在,三个主流心理学杂志社再次修订一百多篇曾经发表过的文章,这当然花费了他们很长时间并且过程相当艰难。重审这些结论,结果超出一半的结论都不严谨,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一发现,报道在本周四的《科学》杂志上,使很多科学家的噩梦成真了——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担心他们的研究成果需要大篇幅的改正。

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报告都没有通过重审。例如,“读过‘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先已决定的’这篇文章的参与者比没读过的参与者更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测试中说谎。”

还有一个关于“物理上的距离对于亲密感的影响”的报告。志愿者要求在纸上标记两个点,结果发现标记两个点越近的志愿者与家人关系越亲密。

第三个是择偶偏好的调查:女性在育龄更容易对男性作出更高的评价。再次研究时,上述三个实验变量对于结果影响都被削弱了。

名叫“再现性计划”这一最新的分析显示没有哪一原始的学术报告是完全错误的或是欺骗性的。当然,他们也发现,发表出来的文章都与最初的报告想要阐释的内容有差异。

科学家指出,在恶性竞争的环境下,新奇的和与性相关的结果更受欢迎,并且研究员对于重复他人的调查结果或为杂志社发表一些不引人注目的报告深感缺乏激励。

“我们呼吁研究界多做一些实验的再次验证,并且让资助者和杂志社来处理这些失衡的激励。”布莱恩诺塞克(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和“The Center for Open Science”的执行理事)这样说道。再一次与记者的电话会议上,麦奈特(《科学》杂志社的主编)说道:“我想这篇文章不应该成为再现性的定论,他应该成为一个开始。就在五月,两个刚毕业的学生对于“政治拉票对于同性婚姻的意见的影响”里头的数据提出质疑,而《科学》杂志将这篇文章进行了撤回。

再一次的分析聚焦在三个最热的心理学期刊上:心理学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性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th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和实验心理学:学习,记忆和认知期刊(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复核别的科学家的工作这一行为会造成不和。许多年长的研究者会怨恨一个局外人,通常是一个更年轻的拥有更少的专业知识的科学家,来批判他们花费了很多年赢得的实验结果。

施瓦兹教授,没有一篇文章被牵涉到再次检验的一百篇文章里,说道:“重复研究这一行为本身实质上从来不会被评估在设计或分析上的错误。”

施瓦兹教授的团队在一定程度上处理了这种抱怨,通过要求再次审查的研究者最大上程度的贴近原作来研究,并且询问原作在设计、方法论和材料上的指导。大多数的再研究增加了更多的内容,让报告更具有统计功效。

研究团队也动用了专业学术知识来测量了这一行为是否会影响原始研究团队的声誉,结果发现并不会。唯一的影响是对于原始研究报告说服力不足的影响,因此,最具有说服力的发现通常是易检测的,未必是非常具有冲击力的。

在一则邮件中,保拉布雷桑,帕多瓦大学的心理学家和择偶倾向报告的原始作者,承认了几处不同,包括她选的样本大多是意大利女人。她期待再研究计划。她说她承认这一点是因为理论的需要,再研究时需要事实。

将这一计划延伸到其他领域需要更多地调整,尤其是在药物研究和大脑研究连续实验的经费的申请。例如像癌症的生物研究,the Center for Open Science 就会在这一领域比心理学花费远多的钱。

斯特凡诺贝尔图其,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的执行理事,认为这一计划是姗姗来迟的,因为生物学界也有很多与心理学一样的发表偏倚。

By Benedict Carey,New York Time

http://topics.nytimes.com/top/reference/timestopics/people/c/benedict_carey/index.html